卡特彼勒与中国的交叠和共鸣,是一段不可复制,无法重现的奇妙过程。这里面有太多历史性的机遇,以及一代、甚至几代人的默默努力。
上世纪70时代,38台首批进入中国的吊管机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中一个跳跃的音符,成为世界工业设备和技术最早应用于中国的“代表作”。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之间的对望对接正式启幕。而38台吊管机的合同,无疑成为这种积极关系开启的最好印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卡特彼勒成为中国石油、能源、机械制造等众多产业40年如一日的参与者。
假如有机会翻看和梳理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史,你会发现,无论是举世震惊的三峡工程,还是小浪底电站、平顶山煤矿,卡特彼勒的身影几乎贯穿所有领域的建设中。而且,越是艰难的项目,越容易发现卡特彼勒的产品。
至今,一幅景象还会定格在许多人脑海中。80年代卡特彼勒时任CEO来到中国时非常认真地问道:为什么卡特彼勒不能来中国“外购”,来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更深入地参与中国发展?
也许就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在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几十年中,卡特彼勒与中国产业,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愈发厚重。
“未来,这样的缔结一定会更加深入。今后的四五十年,卡特彼勒在中国一定会做得更好。”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间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卡特彼勒打交道的原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刘德冰这样说到。
附图:原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刘德冰先生